【人民日报】平阳育英体校:传武授文育英才

时间:1998-06-01 23:04:18 作者:人民日报 来源:人民日报

2月的浙南平阳县鹤溪镇缸窑山麓,人勤春来早,依山而建的育英体校,也比往日要添几分英姿。师生们难掩喜悦之情;由原国家体委组织的全国武术研讨会,就要在他们这里召开了!

来自四面八方的武术行家为什么不奔大城市,不去风景区,却把会场放在这个离温州尚有两三小时车程的山乡民办体校呢?

曾健的回答

几经打听,与平阳县检察院反贪部门的曾健联系上了。

“我每年都要回育英去看看的,看师傅,看学校,就像回家。”这位24岁的小伙子说起母校来,总是一往情深。他还说了一大串远在天南海北的同学的名字,这些同学大多在公安、武警或体校当特警、任教官。同学们一有机会就去母校看看。大家觉得,没有母校的培养,就没有他们今天的成长和进步。

他们的校长叫谢孝财。10年前,谢孝财变卖了自家一幢五层楼房和个人畜牧场的200多头奶牛,加上港台亲戚资助,投资200万多元办起浙南武术基地,就是现在的育英体校前身。10年来,他从武术基地起步,没要国家一分钱,依山建起1.3万平方米校舍。置办的教学硬件,武有十八般兵器,文有图书、电脑,还有训练用汽车等;10年来,他广纳贤才,205名教职工中,中学高级教师、一级教师有十几人,等级教练数十人。在校的近2000学生,分属30多个班级,从小学一年级到中专都有。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除习武外,文化课按照原国家教委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高中、中专阶段则分设武术和文秘、保安等专业。曾健就是在育英体校高中毕业,考入武汉体育学院,毕业后很快被反贪部门选中的。

“你在哪些方面最得益于母校的培养呢?”“除了学武习文,就是校长教我们怎么做人。”的确,育英的毕业生最受社会欢迎的方面,就是他们既精武修文,又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曾有一位获浙江省散打比赛(65公斤级)第一名的学生,一次回乡遇到几名过去有些矛盾的年轻人,对方仗着人多要找他的麻烦。结果他没有还手,反而被打伤了。住进医院后,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还手,他说,“我一动手,他们几个说不定命也没了。但是我不会这样做,我要以实际行动向他们宣传学校的教导;精武修文是为了健身卫国服务社会。”那几个人真的深受教育,后来他们成了朋友。现在,这位学生是武警河南省总队的一名优秀战士。

到目前,育英体校已经向公安、武警、地方派出所、企事业单位保卫科以及深圳、厦门等地的其它用人单位,输送合格毕业生5200多人。

出自这么个民办学校的毕业生却得到武警部队、公安、政法这样一些用人要求很高的单位的垂青,值得去探个究竟。

教委的介绍

5月中旬的一个中午,我们来到育英体校,学生们刚下课。

在摆放着一大堆武术比赛奖杯、奖牌和十八般兵器的陈列馆前,我们见到了初三(3)班的林燕。她来自台州,是学散打的。“你长大顾想干什么工作?”“想当一名武警。”“为什么呢?”“当了武警,在这里学的本领最能用得上。”“当武警很辛苦的。”“我能吃得苦。”据老师介绍,林燕习武学文很用功,武术进步很快。没练过功夫的男子汉,三四个也别想靠近她,林燕个子不高、文文静静的,不知内里的人很难把她同武术联系在一起。

这几年,好几个省市的武警部队来选人,入伍的同学们都很有出息。育英体校能获得这样的声誉非一日之功。

没要校长、老师陪同,我们自己在学校里四处看看,随意同学生交谈,住着近2000名学生的校园里,没有通常那种学校里的喧闹。大大小小的孩子们,无论干什么,好像都有条不紊,一派训练有素的气象。

是不是因为知道有人来访,学校事先对大家有交代?平阳县教委教育二科的陈副科长为我们释了疑。他说,他曾多次悄悄到过育英,可是,不管你什么时候来,他们总是秩序井然。通常在寄宿学校里,学生宿舍是最脏、最乱的地方,可是育英的学生宿舍什么时候都很整洁。

最感意外的,是陈副科长的另一番介绍。“你们知道吗?育英的学生,有少数是在其它学校读不下去才来的。”

但是谢孝财就是有这个本事,只要孩子身体健康,谁来都收,随时来都行,这么多的班级,适合插在哪就插在哪,保证几年之后合格走出校门。家住“农民城”龙港镇的小肖同学过去是电子游戏室的常客,学习不用功。老师批评他几句,他竟然跑到老师那儿砸玻璃胡闹。家长无奈,把他送到育英。谢校长收下他。很快,在育英体校党支部组织下开展起来的“四心”(忠心献给祖国、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长辈、信心留给自己)教育中,校园里严明的纪律、勤奋学习的气氛,时刻在影响着他。在老师、教练的热心教导下,他进步很快,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还当了班长,被选为校团委委员。毗邻平阳的瑞安市有位先生,旅居法国前来了一趟育英,马上决定把一双女儿送到育英来学习,说孩子在这儿他放心。现在,两个孩子被选拔到西安体院培训。

有这样一个出好钢的熔炉,育英的毕业生成为“信得过产品”就不奇怪了。

寡语的校长

同办出一番引人注目的事业相比,谢孝财那寡言少语的性格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深。他很少说自己怎么怎么样,只是带你看看苦心经营10年的校园,那是他的杰作;带你看看自己的学生在省和全国武术比赛中捧回的300多件奖杯、奖牌和其它奖品,那是他辛劳的最好回报。

也是在几份材料中,我们知道了谢孝财出身贫寒,13岁小学毕业时丧父。母亲见他喜欢习武,变卖了家中唯一值钱的一头小黄牛,让他到温州学南拳,他的武术师傅是一家奶厂的,谢孝财学了拳,也学会了养牛加工奶的技艺。当年,他靠养奶牛在穷山沟沟里先富起来了。但是,他心里最想做的事还是习武授徒。他还到少林寺习武并考察武术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管理制度,不久就回鹤溪办起武术馆。

育英的教学工作,得到平阳县教委和体委的大力支持,因而能在一开始就完全按照原国家教委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有关要求进行,没有走弯路;育英有成都、西安、武汉等地的著名体院的院长或专家当顾问,有武警部队的教官当指导,有以本校侯总教练为首的一批敬业爱岗的优秀老师;育英的孩子,10年来茁壮成长,10年来无一人违纪;育英的1200名学生,在温州体育中心落成典礼上,表演了高难度的《少林雄风》,受到了市人民政府的嘉奖,得到了省委领导的称赞……

正因为有了这些,谢校长才从钓鱼台国宾馆捧回了“全国先进武术馆校”的奖牌;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全国武术研讨会才不辞旅程遥远,移师缸窑山麓……

载自:《人民日报》199861

上一篇:【人民日报】五十年五十人特稿:谢孝财立志教育报国

下一篇:【温州日报】平阳育英体校:奇人谢孝财